中文版推荐序一
所谓的单核工作法,简单讲就是在设定好的时间内,一次只做一件事,但与此同时,又可以根据变化着的全局重新设定工作重心。
正确的方法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你能不能把正确的方法转化为持续的行动,并且养成长久的习惯。
第零章 果壳中的单核工作法
只要一项任务的重要程度排不进前5名,都应该不惜代价避免去做。
面对很多任务,我们的选择可以更有效率。我们可以不要开启那么多新任务,而是要先完成已经决定要做的任务;我们可以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任务,而不是最紧急的任务;我们还可以一次只专注于一项工作。**
0.1 一分钟:什么是单核工作法?
快捷清单是单核工作法的核心。它最多存放5项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如果还要添加更多的任务,就必须删掉原有任务。
单核时段只用于专心处理快捷清单上的一项任务。以全景闹钟作为单核时段的结束。
全景闹钟应该设置在分针的下一个竖直位置,例如9:00、9:30、10:00,但距离现在不少于25分钟。在闹钟响铃时,把注意力从单核时段切换到全景时段。
全景时段期间查看所有的待办任务,并且思考“拉金问题”(Lakein’s question):此时此刻,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做什么?
颠倒优先级是指把紧急任务排到重要任务之前,应该避免。完成最重要的任务,我们的长期目标才能实现。
0.2 单核和全景的节奏
按照重要程度,把你想到的任务列在快捷清单上。任务总数最多不要超过5项。
全天都在全景和单核之间切换。在你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两者之间稍事休息。单核工作意味着聚焦放大一项且仅此一项任务。全景总览意味着放眼全局,选择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开始单核工作时段之前,记得设置一个全景闹钟。把闹钟设置到分针的下一个竖直位置,但距离现在不少于25分钟。例如现在是9:15,就设置闹钟到10:00;如果现在是11:03,就设置闹钟到11:30;以此类推。
如果有新任务在头脑中浮现,立即写到快捷清单里,而不是马上去做。如果有人打断了你,问他能不能晚一点再来。当然,如果他们的任务比你的更重要,就得先去帮助他们。
从全景模式切换到单核模式之前,在快捷清单上所选择的任务旁边画一个小“×”。做好标记,让你确定无疑地在单核时段专注于这件事。如果一项任务完成了,就在清单中删掉它。
0.3 单核工作法的五大原理
未完成的任务更容易被记住。人们记住的未完成任务数量几乎是已完成任务数量的两倍。把任务做到一半再离开办公室,有助于明天早晨开始工作。
原理1:已经开始的任务会无条件地占据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直到被完成或删除。
在一天当中不停地切换任务,就可能会消耗掉一大部分富有生产力的时间。本来是想追求高效,实际上却在任务切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
原理2:多任务切换不仅会拖慢速度,而且注定会耗尽大脑能量。
我们需要至少每小时用拉金问题提醒自己一次:此时此刻,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做什么?
排列优先级,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做。优先级的高低与事情的紧急程度、等待时间的长短都没有关系,更不能按照已经过时的计划来安排。
原理3:我们应该负起区分优先级的责任,选出现在头号重要的事来做。因为会不断有各种事情出现在我们脑海中,值得做的事数不清。**
原理4:经常休息、好好睡觉、锻炼身体、吃得健康——我们必须在这些事情上进行投资,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稳步前进。
原理5:我们的方法必须适应环境;要根据自己最新的个人经验,一点一点调整。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
0.4 单核工作法的适用性
最重要的一个习惯是,以积极负责的态度面对生活。
- 面对成堆的任务,全盘接受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能预估它们所需的确切时间;
- 只是坐等灵感出现,而没有着手进行最重要的任务,事情就不会有任何进展;
- 对于怎样完成工作缺乏自己的想法,只知道按老套路出牌是不负责任;
- 选好了一款个人生产力系统,但因为太难用,始终没有按它的方法做,等于自我欺骗;
- 为了让利益关系人看见我们在流汗付出,同时做好几样事,只会折损速度;
- 把事情规划得过于周密细致以至于同现实脱节,但还要去遵守它,无异于鼠目寸光。
0.5 颠倒优先级
重要任务是贡献于长期目标的,紧急任务则要求人们立刻注意。
我们在处理重要任务的时候是主动响应,而在紧急任务上是被动应付。把紧急任务排在重要任务之前,也被称为救火行为。
你花在紧急事情上的时间越多,紧急工作就会堆积得越高。那些本来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也会变成紧急任务
0.6 “我没时间”是谎言
我们每天都有新的24小时,说“不”的原因并非缺少时间,真实原因是:我们给其他任务排了更高的优先级。
最重要的任务一天没有得到最优先处理,就是在白白浪费一天的时间。
制定你的优先级顺序,就是要选择把时间用在哪里。一旦定下来就别不好意思。保持透明度,允许其他人直面和质疑你的优先级排序,他们也会尊重和接受你的“不”。
0.7 单核工作法:简单、灵活、强大
第一章 削减待办任务
在有太多任务要选择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排列清晰的优先级。
我们必须学会定期删除待办清单中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该切断任务来源。某些任务来源只会产生一些我们永远也不会去做的任务,必须停止关注它们。
1.1 一分钟:如何做到削减待办任务?
五项基本概念:
- 忙碌谬论是一种迷信,认为手上的事情越多,人就越有价值。如果预先把日程表填得满满的,预料之外出现的重要任务就无法得到处理,你反而更容易成为其他人的瓶颈。
- 快捷清单包含当前最重要的5项任务。如果还要添加更多的任务,必须去掉原有的——要么完成一项、要么直接删掉一项。
- 本周目的把你的专注点放在“为什么”上。在这一周,你最想取得什么进展、得到什么收获、产出什么成果?把首要目的写入一张索引卡片,贴在工作间隔板上。每当迷茫的时候,本周目的可以提醒你。
- 集草器清单收集一些未排序的任务和想法,都是你没有拒绝、但也不会马上做的事情。表格中的每项任务应该包括“目标、利益关系人、进入清单的日期”这三项属性。
- 除草是删掉集草器清单里的内容,每个星期都要做。除草是一项必要工作,以便保持清单可读、及时、可靠。你随时都可以根据需要在集草器清单里增加内容,但应该每周做一次批量清理。
1.2 本周目的
你在这个特定的时刻所做的事情,是某种更伟大事物的一部分,有着深远的意义。
单核工作法要求你明确未来一周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 列出当前和未来的全部工程,不仅仅是小任务。
- 针对每个特定的工程,如果你让自己全心全意专注其上,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周,该工程能取得哪些具体的进展?把预期进展写下来,要写清楚完成程度、应取得的成果。
- 在第二步列出的各项进展中,选出最重要的一项,并且用至少1.5mm的粗笔把这一项写在卡片或A6纸的中央。在右上角标明从即日起一星期后的日期,这是想象中的交付日期。
- 把这张卡片贴在工作间的隔板上,保证你每次从电脑上抬起头都能看到。
这并不意味着你要花100%的时间专攻这一项任务。但是,每当迷茫的时候,它就可以提醒你本周目的所在。
1.3 快捷清单
显著提高生产力的办法是对清单加以限制,最多列5项任务,甚至更少一些也无妨。
快捷清单中的任务应当是短小、可行动的。“短小”意味着预期需要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对于清单里的大任务,可以拆成几个较小的子任务。“可行动”意味着要带来结果:完成一份报告、列出报告提纲或者做好会议规划。
某些看似重要的任务出于某种原因始终在那里。它们注定永远排不上号。这些任务只会带来干扰,不应该出现在快捷清单中。在每天早晨列一份新清单,别用昨天的那份清单。
1.4 集草器清单
快捷清单有限制,最多只能放今天优先级最高的5项任务。集草器清单则完全没有限制,也不排列优先级,存放不会立即采取行动的任务。
你可以时不时添加内容进去。有什么点子就集中放在这里,免得一转身忘了。
集草器清单中的每个任务都有三个属性:目标(当然得有)、利益关系人、进入清单的日期。
最后这项属性在清理清单时要用到,列入时间最长的任务必须离开。在优先级竞赛中,如果这项任务总是无法拔得头筹,就说明不该做它。
集草器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帮你记住一些现在不能做、但将来会获得高优先处理的任务。
1.5 除草
“除草”是指有计划地对集草器清单中的任务进行删除。要保持集草器清单的可读、及时、可靠,必须进行除草。否则的话,这份无穷无尽的清单早晚会被我们忽视掉,忘记了曾经还想过要做这些事情。
除草工作需要每周进行一次,也可以在集草器清单太长的时候做。
把最多5项任务复制到一张新的集草器清单里,撕掉旧清单。选择标准是重要程度。保留最重要的而不是最紧急的任务,将其放入新清单。
1.6 收件箱是厨房水槽还是书架
厨房水槽的清理是以全部清空为标准的。任何一封电子邮件都必须删除、归档或者放入待办邮件夹。收件箱清零不等于一直盯着这件事,与清空厨房水槽的工作类似,一天处理两三次即可。
1.7 选择性阅读
速读方法说得再好,也是以牺牲精确度来换速度的。想更好地理解内容,就必须放慢速度。
选择性阅读要做的第一步很简单:去掉不读的东西。
一开始阅读就要找重点。首先仔细阅读目录;接着阅读最感兴趣的3章的摘要;然后选择这3章之一,查看其中的思想路标,例如标题、重点清单、图表和其他视觉化信息。
最后阅读感兴趣的段落,划出能抓住作者主要想法的句子,在页边空白处记下你的见解。反复使用这套步骤,阅读其他章节,直到觉得继续读下去的价值不高为止。
我觉得这个方法并不是很适合我,首先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希望能够完美的读完一整本书。其实选择性阅读我最怕的是,会漏过这本书在某个犄角旮旯本来能够给我的一个闪光点或者作者的思想。
我的读书一般是把整本书通读一遍,记录下觉得重要的语句和读书笔记,如何反复阅读读书笔记。最后对感兴趣的段落等等再重复读。
1.8 有效的“不”
身为单核工作者,要知道顶级优先级只能分给单独一项任务。
一个模糊的“是”无法守住防线,早晚还得撤退。既然说了“是”,就一定要做到。单核工作法不仅要求灵活排序优先级,还要求有足够的透明度。
1.9 选择退出的条件
有其他很多任务的重要性上升了,超过了你正在做的任务。显而易见,这个理由足够让你去掉清单里的一项任务,即使它还没有完成。
另一个可能的理由是,你对某项任务的投入产出比进行估算,发现结果不如先前的预期好。在任务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你意识到它要花费超出预想的时间,或者无法带来之前期待的好处。
在选择退出之前,你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 我这是慌不择路吗?与其做出情绪化的决定,不如预先设定选择退出的条件。例如:我给这个工程两天时间,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
- 我试图影响的人是谁?如果你的经理对这件事的结果不感兴趣,那么退出就是合理的选择。如果要影响一群人,着眼点就不一样了。在退出之前多想想,是不是有其他利益关系人还在等你出结果。
- 我所取得的进展大吗?有些时候,选择退出是很难受的。然而,坚持一件事但没有进展,却是劳而无功。这时候你需要有“叫停”的勇气。
1.10 优雅地选择退出
如果不打算履行之前的承诺,就应该通知利益关系人,这样有益无害。只要他一直以为你会做这件事,就会一天天无休止地打扰你,向你要进度报告。
你越快把“撂挑子”的消息发给对方,对双方的好处就越多。永远别拿“没时间”当理由,应该告诉对方,你只是有更优先的事情要做,而你希望大家了解你的优先级安排,便于各方妥善安排工作。
你不需要证明这项任务不重要,也不用告诉对方更优先的事情是什么。对利益关系人来说,他关心的只是你不会做这项任务了。
服务生效应告诉我们,积压的未完成任务会耗费能量和注意力。把你选择退出的决定通知所有的利益关系人,是将这项任务赶出脑海的一个办法。一个对优先级排序保持透明的人也会获得更多尊重。君子坦荡荡。
1.11 关键的少数,有用的多数
约瑟夫·朱兰在1937年提出了80/20法则的概念,有时也称为帕累托原理(ParetoPrinciple)。[24]它的内容是:小部分因素会产生大部分效果。在我们的任务中,80%或多或少有用,但只有20%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的少数任务创造了几乎全部的价值。
服务生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未完成的任务会索取我们的注意力。[25]它们会影响我们对少数关键任务的专注,难以投入做最重要的5件事。
除草的方法可以用于丢弃那些内心深知永远不会完成的任务。每周一次,把集草器清单里最重要的5项任务复制到一份全新的清单里。对于其余那些任务,通知所有的利益关系人:我们不打算做,因为它们的优先级不够高。
1.12 动态优先级三法则
- 你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摧毁优先级,只能将它从一项任务转给另一项任务。当你升高一项任务的优先级时,就自动降低了其他所有任务的优先级。
- 之前做好优先级排序的待办清单,它的价值会随着时间递减。如果做不到与时俱进地定期重新排列优先级,你的计划注定会成为一个空架子。
- 想要在同一时间做所有事与什么都不做的结果是一样的:你什么事都完成不了。单核工作,生产力最高。
第2章 现在专注一件事
2.1 一分钟:如何做到现在专注一件事?
- 我们自以为能多线程处理任务,其实只是在多个任务间切换。任务切换会给手头的工作带来更多错误,拖慢速度。
- 单核与全景两种时段帮你建立节奏感
- 戒绝通知的方法要求在单核工作期间关掉你能听到和看到的通知提醒。
- 志愿者小时是应对中断的一个实用策略。如果同事在上午找你讨论问题,可以引导他的需求,安排一次下午的会议。这样你就有继续工作的余地,也能为同事的问题提前做准备。
- 时间压力是自己给自己的。别人可能会说他的事情比较急,但时间压力是我们的内部事务。
2.2 康奈尔笔记法
做笔记不仅是为了精确记录,还是为了学习和融会贯通。事实证明,使用放慢节奏的工具记笔记,效率会更高。不要追求一字不差,用自己的语言分析和书写的越多,你记住的也就越多。
使用康奈尔笔记法,在会议期间把笔记写在右栏。会后24小时内,在左栏补充会议引出的问题,并在下边填写摘要。在下次跟进会议之前,你要过一遍左栏,尝试回答其中的问题
第3章 永不拖延
3.1 一分钟:如何做到永不拖延?
五项基本概念:
- 时间不一致是指人们在评估自己未来的忙碌程度时,会认为近期超忙,远期不那么忙。研究记录证明,这是人类思维的误区。跳出误区的方法是,现在就做最重要的事,对紧急程度不作考虑。
- 可支配时间的浪费意味着,你本来有一段受保护的时间来处理最重要的任务,但却花在了其他事情上。我们必须确保足够珍视可支配时间的价值。浪费掉的时间不会再回来。
- 服务生效应让我们知道,未完成的任务更容易被记住。正确利用这个效应有助于停止拖延;错误使用则会让拖延更严重。可以动用潜意识思维来促使我们完成最重要的任务,而不是其他任务。
- 自动坚持任务是服务生效应的延伸。人类有一种强烈的意愿,想要完成被中断的任务。在下午下班前开始一项任务,这会鼓励你自己明天早晨回来继续做这件事。
- 内在动力比奖励和惩罚的影响更大。自主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专精是一种不断渴求进步的心态。目的可以激发你成为比自己更伟大事物的一部分。
3.2 手边管理法
A区是你坐着能轻松够到的地方。除了用来完成当前单核任务的纸笔和小工具,这里不放任何东西。
B区必须站起来才能够到。这些地方放置今天估计要用到的物品。
其他东西都必须放到C区,即视野之外或者必须走几步才能拿到的地方。挑战就在于,要把我们喜欢、在乎、总觉得会用到的东西放得远远的。
3.3 规划过度也是拖延
面对一项大任务,提前把每件事都规划好不等于推动进展。只要工作没有展开,我们就会感到阻力,不想执行规划好的事情。
过度规划是盲目的。一套巨细靡遗的规划可能才执行到20%就发现需要调整工作重心。在这种情况下,之前80%的规划都白做了。更好的做法是先开始,一边做一边找方法。
第4章 循序渐进
4.1 一分钟:如何做到循序渐进?
五项基本概念:
- 任务分解可能是战胜拖延最有效的方式。开始做一项小任务,要比开始做一项大任务更容易。但要把大任务的整体目的牢记在心,而且不要提前把所有子任务规划得太详细。
- 拉金问题:“此时此刻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经常问自己的问题。要让工作取得成效,就必须经常检查成果并调整规划。
- 时间盒子是要先确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专注在什么任务上。这与工作成果的多少好坏无关,纯粹与注意力有关。当然,良好的专注度会带来更高的产出。
- 幼鸟先飞让我们把想法尽早分享给别人,从而获得反馈。这些反馈有助于确定下一步行动的最佳方向:看,这些是已经实现的,接下来怎么做最好?
- 虚假紧急是一个坑人的骗局,让你把力气花在一些次要的任务上。它让你进入来者不拒的响应状态。但是用客观标准衡量,这些任务其实不重要,反而耽误事。它们让你忙来忙去,阻碍了真正的工作。
4.2 幼鸟先飞
经过各方面思考和准备后,把你的最小化可行想法讲出来吧。
让客户不断获知你的进度,让他参与你的预估。不要承诺在三天后交付,而是承诺在他的任务上专注工作一天,然后给他展示工作成果。到时候,你们都可以获得对所需时间更好的理解。
第5章 简化协作
5.1 一分钟:如何做到简化协作?
五项基本概念:
- 富足心态是把你的时间、知识和人脉分享给同事。这不仅仅是助人为乐,他们也会回过头来分享给你。[对自己面前的选项有一个全面认识可以帮你打开局面,得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 相处的责任我们都应该承担起来。要明白,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是和你我一样的独立个体。通过认识到他们的强项和弱项所在,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协作中获益。
- 高效会议要求你不仅仅是例行公事地逢会必到。这场会议有没有限定一项会议目的?你的贡献是否无关紧要?你自己组织会议时也要注意,如果没有清晰地描述出唯一的会议目的,就不要发出邀请。
- 议会场合着眼于未来、以更有创造性的方式来讨论事情。永远不要为过去的事件责怪任何人,不要为核心价值观争论不休。想想从这里出发该如何往前走,是一种更有建设性的思路。
- 透明度要求我们做到言出必践。如果这样还是落入了认知失调的陷阱,就必须后退一步,以开放的心态环顾四周,找出一条让各方共赢的新路径。
5.2 幸运的方法
幸运人士遵循的四个原则:
- 1)他们创造机会,善于发现机会,并在机会来临时行动;
- 2)听从直觉;
- 3)乐观面对;
- 4)当失败时,想象事情更坏的可能性,并防止状况失控
第6章 给创意充电
6.1 一分钟:如何做到给创意充电
五项基本概念:
- 经常休息不仅可以让大脑歇口气,还能够激活潜意识思维的创造力。当你休息回来时,经常会有很棒的新想法。
- 充氧的大脑是我们散步或运动时得到的效果。研究发现,成人如果每周进行150分钟的身体锻炼,就更不容易在白天昏昏欲睡,也更不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 健康饮食会影响到我们思维、创意和正确记忆的能力。那些快速释放葡萄糖的食物会让我们的能量忽高忽低。水果、蔬菜、全麦食品和适量摄入的蛋白质能产生更稳定的输出,给大脑持续提供能量。
- 充足睡眠的原则已经被证实可以提高生产力、减少犯错。睡眠不足还意味着失去了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导致难以完成记忆编码,无法对新记忆进行删除和整理。
- 思考的时候拿支铅笔能够补充我们极度有限的工作记忆。大脑的结构天生不适合同时思考两件事情,而写下来的笔记更有利于前瞻记忆对问题进行处理。